【证道】至死忠心才有生命的冠冕(启示录 2:8-11)

弟兄姊妹们主日平安,今天由我为大家证道。这次证道的题目是:至死忠心才有生命的冠冕。经文选自启示录二章8-11节耶稣给士每拿教会的信。我们先来祷告:

慈爱的上帝,感谢你召聚你的儿女,在这世界的一角,共同来聆听、学习和思考你对教会的期许。愿你仆人的解读能忠实传达出你的心意,以使我们大家都能在你的话里得着造就。祷告奉我主耶稣基督的圣名,阿门!

耶稣对士每拿教会的称赞和鼓励

好。前一段时间,我曾结合耶稣给以弗所教会的信,讨论了教会内爱心失落的问题。今天我们借着学习耶稣对士每拿教会的赞扬和激励,来探讨一个真正的教会所应具备的品质。

耶稣给士每拿教会的信其实不长,但反复咀嚼这封信的内容,你会慢慢感受到包含在其中的激情。耶稣在向士每拿教会传达他的信息时,仿佛眼中闪耀着光芒,内心充满了喜悦。何以这个教会如此令主喜悦和感动?我们下面要结合具体的经文和历史处境做一番深入的分析。

耶稣在给小亚细亚七个教会的信中,会针对不同教会的实际情况,会给出相应的自我描述。在给士每拿教会的信中,耶稣说他自己是「那首先的、末后的、又死又活的」。和合本将耶稣的自我介绍翻译成「那首先的、末后的、死过又活的。」(启 2:8)这个翻译其实是不准确的。正确的翻译应该是「又死又活的」。原文的意思并不是说耶稣死过一段时间后又活过来,仿佛死亡曾经有一段时间战胜了耶稣的生命。而是说,在耶稣的身上,生命始终在抗衡着死亡,死亡一刻也不能做耶稣的主。以至于在耶稣的死亡中,依然蕴含有生命的能量,并且这能量最终冲破死亡迸发出来。

所以在这封给士每拿教会的信中,耶稣是在用他自己的经历来提醒教会,他是那个死亡无法征服的生命之主,他同样可以将生命的冠冕戴在那至死忠心的教会头上。这段自我描述也与士每拿的城市历史相吻合。因为士每拿同样是一座有着复活经历的、生命力顽强的城市。它曾经被入侵者夷为平地,之后整整 400 年间,只有一些小村庄散落在平原和山丘上,城市的生命陷入了沉寂。但到了亚历山大征服世界之时,仿佛象征着希腊精神的胜利一样,士每拿又突然拔地而起,再次成为一座生机勃勃的城市。

在罗马统治世界的时候,士每拿一直是一座繁荣、和平、美丽的城市。一位古代希腊作家将它比喻为女神阿里阿德涅的冠冕,闪耀于群星之中。又如同一朵美丽的鲜花,盛开在海平面上。在士每拿的钱币上,镌刻着「亚洲第一美丽之城」的字样。士每拿人以自己城市的美丽、恢宏而骄傲。

所以当耶稣向士每拿教会介绍自己时,他也是在唤起他们对自己城市历史的回忆,以及对他们自身处境的重新审视。在罗马统治下,士每拿是一座非常繁荣富足的城市,但这个城市的教会却处于贫穷的状态。在希腊文原文里,耶稣所说的贫穷还不是简单的物质匮乏,它指的是一种完全的赤贫状态。根据上下文,我们可以理解,士每拿教会的这种赤贫状态并不是一种自然现象,它是患难的标记,当然也是恩典的标记。我记得第一次去教堂时,里面坐的人大多数都是些老弱病残。看上去就是底层社会的一个缩影。在我不明白的时候,我觉得这些人都是失败者,没有能力才去信一个虚幻的神。但现在我知道了,教会的贫穷既是患难的标记,又是恩典的标记。那些被世人打压和抛弃的人,有上帝在收养看顾着他们。所以他们看似患难的,却是有福的;看似贫穷的,却是富足的。士每拿教会也是这样,它越是贫穷,神的恩在它身上彰显得就越耀眼。它越是患难,神的保守也就体现得越发充分有力。

我们从耶稣的信中可以看出,士每拿教会的患难来自于两股势力。一个是犹太人,另一个是罗马帝国。在第9节和第10节中,耶稣用了撒旦和魔鬼这两个词来指称迫害基督徒的力量。这两个词其实是同义词,都是指称那诋毁义人、欺压良善的恶者。只不过撒旦出于希伯来文,而魔鬼出于希腊文。所以耶稣是在用两个不同来源的单词来分别指称迫害基督徒的犹太人和罗马当局。

耶稣警告教会:「魔鬼要把你们中间几个人下在监里,叫你们受试炼,你们必受患难十日。」(启 2:10)这是在预言教会将要受到罗马政府的打压。如果你按照字面理解,可能会觉得,当时教会受到的迫害并不严重嘛,顶多是关到监狱里呆几天就出来了。但实际上,在古代希腊和罗马社会,监禁不算是刑罚,它只是为了方便审判和执行而对犯人采取的一种临时控制措施。罗马人对犯人的处罚一般是罚金、流放和处决。它可不愿意把犯人一关好几年养在那里。所以,这里耶稣说的「下到监里」,其实是一种委婉语,它涵盖了基督徒将要蒙受的整个患难过程,最终的结果通常就是死亡。正因为基督徒下监是走向死亡的第一步。所以耶稣才说:「你务要至死忠心,我就赐给你那生命的冠冕。」(启 2:10)

另外还要解释一下这个「十日」所要表达的意思。在犹太文学里,数字「十」是有象征意义的,它意味着见证、法律、责任和完善的秩序。当耶稣告诫教会要「受患难十日」时,他可不是在许诺他们将很快从患难中得着释放,而是说,他们将要迎来一个用死亡来见证信仰的时期,直到日期满了。所以耶稣的这句话是要教会做好心理准备,迎接更加残酷的命运。而不是用一种虚幻的许诺来麻痹他们。

耶稣要教会「至死忠心」,以赢得生命的冠冕,这一句话同样是在用士每拿的历史来激励教会。士每拿是一座希腊城市,但它与罗马的关系非常密切。当罗马帝国开始向地中海的东岸扩张其权势之时,士每拿就成为它最忠心耿耿的盟友。有一年冬天,当士每拿人听到罗马人战事不利的消息时,他们纷纷脱下自己的衣服,寄给瑟瑟发抖的罗马士兵。士每拿人对于盟友的忠诚令罗马人大为感动,罗马的政治家西塞罗称士每拿为「我们最忠诚最古老的朋友」。

这种忠诚也构成了士每拿伟大传统的一部分。在中世纪时,早已基督化的士每拿人与西方盟友一道,抗击着来自东方的入侵,其忠诚度一如罗马时代。甚至在它被穆斯林占领之后,在数百年时间里,它也依然是一座心向基督的城市。在 1922 年土耳其人对城内基督徒展开大屠杀之前,这座城市里的基督徒人数一直远远高于穆斯林的人数。所以当耶稣呼吁士每拿教会「至死忠心」时,他其实是唤起士每拿人对于自身光荣历史的回忆,呼吁他们以同样的忠诚和勇气来见证自己的信仰。

士每拿教会没有辜负耶稣基督对它的称赞和期许。教会史上最感人的一次殉道事件就发生在士每拿。公元 156 年,年迈的士每拿主教波利卡普被罗马士兵带到斗兽场。罗马总督看他这么大年纪,不忍心处决他,就温言劝他背叛基督,向皇帝的神像献祭。但波利卡普主教说:「我侍奉我的主有86年了,他从未亏待过我,我怎么能在这时亵渎那救援了我的君王呢?」最终波利卡普主教在火中殉道,以至死的忠心为自己赢得了生命的冠冕。

通过以上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出,主耶稣基督对士每拿教会的喜爱和称赞不是没有原因的。在世人眼中,这是一个不起眼的教会,是一个极度贫穷而又深处患难中的群体,不值得看上一眼,更别提加入其中了。但在主眼里,这个教会仿佛最精粹的钻石,是那样的晶莹透亮,又是那样的坚硬无比。患难和贫穷不仅没有摧毁士每拿教会的信仰,反而彰显出士每拿教会信心的强度和生命力的韧性。在令一般人彻底崩溃的重压之下,在物质极度匮乏的情况下,士每拿教会依然保有对耶稣基督的信心和忠心,可见他们的精神是何等的强悍。可想而知,在向这么一个信仰单纯刚毅的教会说话时,主是何等的喜悦和感动。所以,耶稣对他们说:「我知道你的患难,你的贫穷,但你却是富足的。」(启 2:9)士每拿教会的富足就在于它拥有最单纯最坚固的信仰,这是一个教会最弥足珍贵的财富。

撒旦的诡计和中国教会的危机

随着异教罗马被基督徒的殉道精神和平地征服,早期基督徒的这种抗争模式也成为一个经典的范例,在不同地方被人宣讲和效法。但很多人没有意识到的是,不仅后代的基督徒在反复纪念这一段抗争史,撒旦及其仆从也在从中汲取罗马帝国镇压基督教失败的教训,试图以更加阴险的手段来摧毁教会。

所以我们看到,当新兴的伊斯兰教占领了基督教的传统领地之后,他们并没有采取罗马帝国的高压手段来对付基督徒,而是用一种温水煮青蛙的方式,从社会生活的多个层面稳步压缩基督徒的生存空间,最终使当地基督徒的人数归零。必须要说,穆斯林的这种政策在相当长时间是非常成功的。今天,整个中亚和北非曾经属于基督教的重镇都已彻底伊斯兰化。即使有教会,也仅仅是在苟延残喘而已。连一度为耶稣做出光荣见证的士每拿,也已变成一座纯穆斯林的城市。从一定意义上讲,中东的基督教已经死亡。

中国,中国教会又如何呢?曾经有一段时间,我把中国的教会想象成罗马帝国压迫下的教会。但后来慢慢觉得,其实中国的教会更象是中东的教会。也就是说,它将无法象罗马基督徒那样成为一股重塑社会并引领时代前进的力量。而是一直处于社会的边缘,被动地承受各种外部势力的冲击,直到销声匿迹。

为什么会这样?中国教会不是一直在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蓬勃发展吗?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当中国刚刚向世界敞开大门时,官方统计的基督徒人数不过才 320 万左右。而就在几月前,中国政府发布的宗教白皮书承认,目前中国大约有 600 万天主教徒,3800 万新教徒。四十年时间,中国公开的基督徒人数增长了 10 倍!而且这个数字仅仅是指官方教会的人数。至于委身于地下教会和家庭教会的基督徒,再加上那些认信基督但还未正式加入教会的基督徒,数字可能还要翻上几番。

所以,如果单纯从数量上讲,我们没有理由对中国教会的未来感到悲观。但是,看问题不能单看数量,还应该看质量。就质量而言,今天教会在社会上的影响力,甚至它维护自身独立和尊严的力量,实际上是远远不及社会中的其他势力的。

比如,前段时间当某地政府计划拆除一座违建的清真寺时,由于遭到当地穆斯林的强烈抵制,导致计划被迫取消。相比之下,如果政府想要对教会采取行动,它显然不会顾忌基督徒的反应。

政府视教会的反应如无物,这一态度本身就证明了当今中国基督徒的软弱无力。而这种无力状态本身也就证明了,中国教会不仅在物质上是贫穷的,它在精神上也是贫穷的。以至于每当教会面临外来压力时,它总会本能地选择妥协退让。至于零星发出的抗议声音,显然不足以刺激掌权者的神经。

在我看来,中国教会之所以陷入物质与精神双重贫困的状态,乃是因为,掌权者已经变得更加聪明起来了。它不再象过去一样,对教会采取赶尽杀绝的策略。而是在高压之下为教会留有一线生存空间,使教会误以为妥协对自己更有利。

尤其是,统治者已经懂得用收买教会领袖的方式来分化教会。无论教会总体上受到何等的打压和羞辱,但顺服政府的教会领袖总还是可以名利双收,甚至与党和国家领导人谈笑风生的。以至于现在带领中国教会的一班人,他们往往更倾向于打着上帝的旗号,掏空教会的资源为自己谋福利,而不是献出自己的所有去荣耀上帝。

内地某神学院的副院长曾与我同学。在一次内部的讨论会上,他作为主讲人给大家介绍内地教会的情况。记得他讲的大意是:外界对三自教会有许多误解和偏见,其实三自里有许多爱主的弟兄姊妹,信仰上与家庭教会的基督徒没有实质差别。教会不应该分裂,应该合一,如此等等。看他在台上侃侃而谈,我当时没说话。第二天吃饭时,他过来问我的想法。我说:「合一没问题啊。你退出三自,我们就合一了。」他脸色刷地就变了。从那以后,大家就只有见面点头的交情了。刚才上网搜了一下他的近况,人家现在不仅仍在安安稳稳地当他的副院长,还当上了省基督教协会的副会长,前几天还在给信徒讲道。不知道他会给信徒讲什么。但我想,岁月静好修身养性应该是他要讲的主旋律吧。

讲到这里,突然想起耶稣受到的那三个试探。在前两个回合,魔鬼都是在挑战耶稣,要他用事实来证明自己是神的儿子。但到了第三个回合,魔鬼就不挑战耶稣了,而是与耶稣做起交易来:「你若拜我,我就把这万国的荣华都给你。」(太 4:9)这个提议与当前教会所面临的试探是何其相似:「你若把国旗挂在教堂里,我就允许你继续使用教堂。」「你若服从我的领导,我就让你做一代宗师!」……这个世界依然是敌视基督、敌视教会的,但它显然不敌视教会中那些一路辛苦爬到高位的教会领袖和神学家们。在与教会较量了两千年后,它已经学会了如何与这些「上帝的仆人」做交易。

所以在我来看来,今天的中国教会与耶稣称赞的士每拿教会是不可比的。士每拿教会对这个世界无所盼望,一心仰望天国。这种对天国的盼望使他们甘于忍受这世上一切的逼迫。那个时候的基督徒,他们是怀着喜乐的心殉道的。那个时候的教会领袖,他们是与信徒一起,甚至比信徒先上十字架的。相比之下,今天中国教会的许多人,特别是牧者一级的基督徒,却是对这个世界有盼望,而对上帝没多少盼望。当你对这个必要朽坏的世界抱有盼望时,又怎么可能为自己赢得生命的冠冕呢?所以,今天的中国教会,涌现出层出不穷的明星领袖,但整个教会却始终萎靡不振,奄奄一息。

当旷野漂流了40年的以色列人即将渡过约旦河,进入应许之地时,垂垂将死的摩西最后一次语重心长地叮嘱他们:

看哪,我今日将生与福,死与祸,陈明在你面前。吩咐你爱耶和华你的神,遵行他的道,谨守他的诫命、律例、典章,使你可以存活,人数增多,耶和华你神就必在你所要进去得为业的地上赐福与你。倘若你心里偏离,不肯听从,却被勾引去敬拜侍奉别神,我今日明明告诉你们,你们必要灭亡。……我今日呼天唤地向你作见证:我将生死祸福陈明在你面前,所以你要拣选生命,使你和你的后裔都得存活。(申 30:15-19)

弟兄姊妹们,我在这里斗胆引用摩西的这段话,恳求你们为自己拣选生命,好使你们在上帝的审判台前站立得稳。今天的证道就到这里,最后让我们一起祷告:

亲爱的主耶稣基督,感谢你籍着对士每拿教会的称赞和劝勉,带给我们争战的力量和勇气。愿士每拿教会的精神,永远驻留在我们每一位弟兄姊妹的心中,以至于当试炼来临时,我们都能如历世历代的圣徒一样,成为福音的种子,从而在你救赎世人的大业上有份。愿中国教会的牧者,都能对得起你的拣选和托付,成为教会里刚强的柱石,由此而使中国教会如同华美的圣殿,吸引更多的人进入你的国度。祷告奉主得胜的名,阿门!


Wechat jpg
微信打赏
Alipay jpg
支付宝打赏

2 评论

  1. It’s a shame you don’t have a donate button! I’d without a doubt donate
    to this brilliant blog! I guess for now i’ll settle for bookmarking and adding
    your RSS feed to my Google account. I look forward to brand new updates and will share this website
    with my Facebook group. Chat soon!

    • Thank you so much for your kind words and support! I truly appreciate your willingness to contribute to the blog. While there isn’t a donate button at the moment, your bookmarking and sharing the website with your Facebook group means a lot to me. I’ll keep working hard to bring you new updates, and I hope you continue to enjoy the content. Thanks again, and chat soon!

留下评论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