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信的彼得为何不堪一击?(马太福音 26:31-35)

弟兄姊妹们主日平安,今晚由我为大家证道。我证道的题目是「自信的彼得为何不堪一击?」,经文选自马太福音26章31-35节。我们先来祷告:

慈爱的主,感谢你赐予我们这一周的平安,使我们可以安心聚会在此,继续分享你赐予我们的宝贵灵粮,愿今晚你仆人的证道能够将你带给弟兄姊妹的警示忠实地传达出来,以至于我们都能以恐惧战兢的心持守住你的救恩,不至因为自大或外界的威逼利诱而跌倒。我们将以下的时间交托在你的手中,求你保守赐福。祷告奉主名求,阿门。

好,上个周日是复活节。就在全世界的基督徒都在欢庆主战胜死亡、荣耀复活之际。斯里兰卡发生了严重的恐怖袭击事件,有数百名基督徒不幸遇难。让我们首先向斯里兰卡弟兄姊妹们的不幸表示哀悼,愿他们的灵魂在主耶稣面前得着安慰。

大家都知道,我对伊斯兰教很有兴趣,经常与穆斯林辩论。就在前两天,我在跟一个姊妹聊天时。她提醒我说,她觉得我与穆斯林走得太近了,好象对他们都有感情了。她还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如果哪天我变成了穆斯林,她就不会再理我了。开始时,我还不以为然,我觉得凭我对伊斯兰教的了解,是绝对不可能皈依这么一个邪恶的宗教的。

但她给我讲了一件真人真事,引起了我的深思。就是曾经有一个非常虔诚的宣教士,他非常热心地向穆斯林传福音,渴望引领他们改教信主。但是,在与穆斯林的交往辩论过程中,他的心思也不知不觉地发生了变化,由最初的否定伊斯兰教义,到慢慢地接纳认同,最终还真改信了伊斯兰教。姊妹就觉得,我现在的态度跟那个宣教士差不多,都是对自己过于自信,却忽视了与深渊对视的后果。

听她这么说,我也有所触动。虽然我不相信自己有一天真的会成为穆斯林,但我觉得,她对我的这番告诫,的确点出了人所共有的一种危险:就是人容易高估自己的能力,对外界的复杂性以及自我人性的软弱缺乏足够的警觉,以至于当遇到挑战时,很容易就败下阵来。由此我想到今天要分享的主题,就是彼得在耶稣受难前的表现。

福音书对于彼得性格的描写

我们许多基督徒都知道彼得三次不认主的事,在我们心中,彼得是一个说大话的人。很少有人愿意将彼得的行为与自己联系起来,严肃地思考一下彼得的处境以及对我们的启示。所以我今天就想通过对彼得这个人物的分析,来提醒弟兄姊妹们注意,我们自身面临的危险以及走出困境的正确做法。

我们知道,彼得在基督教历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他是最早跟随耶稣的门徒之一。显然,在早期跟随耶稣的人当中,他的表现是非常突出的,以至于很早就确立了他的领袖地位。当耶稣第一次派门徒出去传教时,他就已经为首了。(太 10:2)他的这个地位与他本人的表现是有密切关系的。福音书在提到其他门徒时,往往只录其名,不怎么讲他们与耶稣之间的交往。但在讲到彼得时,则经常描述他与耶稣之间的各种互动。这些互动情节一方面显示了彼得在早期门徒中的突出地位,另一方面也表现出,彼得是一个好学深思的人,他不仅对耶稣有深厚的尊敬,而且渴望领会耶稣教导的实质,以便能正确地履行这些教导。

正因为彼得的主动好学,所以他很快就成了门徒中最了解耶稣的人,以至于他是第一个认信耶稣为基督的门徒。(太 16:16)考虑到彼得的社会地位和文化程度,他对耶稣有这么深刻的认识,是非常惊人的。所以耶稣在听到彼得的认信后,立即说:「约拿的儿子西门,你是有福的,因为这不是人指示你的,而是我在天上的父启示你的。」(太 16:17)耶稣的这句话既是对彼得的称赞,也是在含蓄地提醒他,他的这个认识不是凭他自己的努力和能力就能达到的,而是上帝对他的特殊启示。所以他不应以此自傲。尽管如此,彼得还是因此而拉开了与其他门徒的距离,也奠定了他作为未来教会领袖的基础。当耶稣登山变相时,彼得是紧跟在耶稣后面的三个门徒之一。当耶稣在客西马尼祷告时,彼得同样是他的贴身门徒。

福音书虽然记录下彼得的地位和才智,但也借着各种情节和对话,如实展示出彼得性格上的弱点。通读这些福音书会让我们感到,彼得的性格不是很稳定,常常会在冲动之下干出一些后悔莫及的事。比如马太福音 14 章中记载,当彼得看到耶稣在海面上行走时,他很羡慕,于是就想从水面上走到耶稣那里去。在耶稣的鼓励下,彼得真从船上下来,踏着水面向耶稣走去。但他一遇到风浪,就害怕起来,以至于差点沉下去。只能大声呼叫:「主啊!救我。」(太 14:30)

彼得的这件事就反映出,他可以说是一个跟着感觉走的人,对自己行为的性质和后果缺乏深入的认识。所以一旦出事,他就惊惶失措,企图逃避。所以我们看到,当耶稣第一次预言自己将要经历的受难与复活时,彼得不是全面思考这其中的意义。而是企图用自己的影响力来阻止这件事。马太福音 16 章 22 节说:彼得就把耶稣拉到一边,责怪他说:「主啊,千万不可这样,这事一定不会发生在你身上的。」

在希腊文原文里,「责怪」这个词与耶稣斥责风浪里中的「斥责」是同一个词,说明彼得是在用一种很严肃的、甚至不客气的语言跟耶稣说话。彼得此时显然心慌意乱,以至于连起码的礼节都顾不上了。他象其他犹太人一样,盼望着弥赛亚来。但并不想要一个受难的弥赛亚,更不想自己跟弥赛亚的受难有什么牵扯,他当初可不是冲着弥赛亚的受难才跟随耶稣的。

这是彼得第一次听到耶稣将要受难时的表现。但后来,可能是由于受到耶稣的教育,或者是被耶稣登山变相时的荣耀给震慑住了,他不再劝阻耶稣受难。甚至表达出愿意与耶稣同死的决心。最能体现彼得观点变化的情节发生在逾越节的晚餐会上。

逾越节是犹太人最重要的三大节期之一,是为了纪念耶和华将以色列人救出埃及而设立的。在耶稣时代,世界各地的犹太人,都会想方设法地前往到耶路撒冷,参加逾越节的盛会。所以逾越节时候的耶路撒冷,是非常热闹也是非常紧张的,因为这个节日在当时具有非常强烈的政治敏感性,它让人联想到罗马人对犹太人的统治。但总体上讲,这是一个欢乐的节日,是感恩的节日。

福音书却让我们看到,在耶稣参加的这最后一次逾越节晚宴上,气氛是凝重而诡异的。在这个晚宴上,犹大匆匆退席了,而耶稣在他走之后,宣布了将要发生的事:「今天晚上,你们因我的缘故都要后退,因为经上记着:『我要击打牧人,羊群就分散了。』 我复活以后,要比你们先到加利利去。」 (太 26:31-32)

这里耶稣所引用的经文来自旧约的撒迦利亚书 17 章七节,它预言了弥赛亚在获得荣耀前将要受难的经历。所以它里面的含意是双重的,既有受难也有荣耀。要获得荣耀,必须先经历苦难。但苦难只是暂时的,荣耀才是弥赛亚抵达的终点。遗憾的是,耶稣预言中的双重含意并没有被门徒们完全领会。他们只是被其中的坏消息给吓住了。我相信在座的人听到耶稣这番话后都惊呆了,半晌才回过神来,或者询问到底是怎么回事,或者向耶稣下保证,要跟随他到底。马太福音作者在描述这个情节时,没有具体描述其中每一个人的表现,而是一如往常,把彼得作为门徒的代表,单独提出来示众。

彼得的表现很具有性格特征。他说:「就算所有的人都因你的缘故后退,我却永不后退。」(太 26:33) 彼得这时候显然看出事态已无可挽回。他此时所能做的不是劝阻耶稣上十字架,而是给自己的夫子带去安慰,让他相信,他不会陷入众叛亲离、孤立无援的境地。但另一方面,他的表达方式让我们看到,他跟往常一样,喜欢感情用事,喜欢说大话。而且他说的大话也表明,他在内心深处对别人是有轻视的。觉得其他人都不及自己。别人做不到的事,他能做到。所以他在这里,一方面向自己的夫子表忠心,另一方面又顺便损了其他门徒一道。这就是彼得的为人,当然彼得的这点小心思,我们自己身上也或多或少有那么一点。

彼得不明白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但主知道。所以在听了彼得的保证后,主直截了当地对他说:「我实在告诉你,今天晚上鸡叫以前,你会三次不认我。」(太 26:34) 耶稣这里没有给彼得留面子,而是直接揭示出彼得性格中的软弱。因为耶稣马上就要离开这个世界了,他希望为我们留下更多的启示,帮助我们更能清醒地认识我们自身存在的问题,从而能够更加靠着他。如果作为跟从他时间最久、对他的认识最深刻的彼得,尚且无法在危机中站住,谁又能站得住呢?所以彼得就成为我们所有基督徒应该引以为戒的反面教员。我们看到彼得,就应该知道,在这个世上,任何人都靠不住,我们自己也靠不住。要想在上帝的审判台前站立得稳,我们只能依靠耶稣基督——那面对残酷的命运唯一静立不摇的主。

彼得显然被耶稣的话给刺伤了,于是加重了语气说:「就算必须与你一同死,我也决不会不认你。」(太 26:35) 这句话再次暴露出彼得的虚荣和自负。他不愿被人轻视,尤其不愿被自己的主轻视。所以他加重了语气,表达出愿与主同生共死的决心。当然,我们看到后来彼得的表现,心里明白,彼得这里的话是当不得真的。但我们也要明白,彼得这时候并不是想忽悠谁,他是发自内心地表达他对主的爱和忠心。如果这个时候,有人要来伤害主,我相信彼得是会奋不顾身挡在耶稣前面的。就象他在客西马尼砍掉一个士兵的耳朵一样。(约 18:10)但问题是,这种冲动的情绪是不能持久的,也不表明一个人的意志足够坚强。许多人在冲动下做的事,清醒过来后只会让他崩溃。只有当人对自己行为的性质和后果有充分的认识后,他才有可能展示出一种无畏的勇气和持久的韧性。但彼得显然不是这样的人,所以他这里的话,虽然是真诚的,但也是轻浮的。他不知道他将要面临什么样的境况,也不知道自己将经历怎样的软弱。这一切他都不知道,但主知道。所以我们看到,主对他不离不弃,在他跌倒后,又亲手把他搀扶起来。如果没有主,彼得不会成为教会的柱石,他也不会在给教会的书信中展现出那么温柔慈爱的气质。那是剔除性格杂质后的精纯,是看到天国大门时的喜乐。到了那个时候,他才明白了一切,才能够看轻十字架上的苦难。而在这之前,在主受难前的这个晚上,他还有许多事没有明白,他还需要经受更多的磨练和考验。

就在彼得向耶稣拍胸脯下保证之后不久,我们看到了另一个场景,一个让人心碎但又给我们无限安慰和激励的场景,那就是主耶稣,在别人都沉沉入睡之际,他独自一人向天上的父祷告,恳求父怜恤他的软弱,撤去那预定要给他的苦杯。但他也反复说,无论怎样,都愿父的旨意成全。相比起彼得的大话,主的眼泪更让我们动容。主深知他将要面对怎样可怕的前景,他本是为了这一刻从加利利走到耶路撒冷的。但他作为人子,他也和我们一样,在面对死亡时,内心充满了痛苦和恐惧。但他和彼得不一样的是,他和我们中的大多数人不一样的是,他不是让自己屈从于人性的软弱,不是让自己被痛苦和恐惧压倒,而是向天父祷告,求取支持自己的力量。这种对人性软弱的深刻体察和对天父的绝对信靠,使得耶稣虽然有着和我们一样的人性,但他最终战胜了人性的软弱,以一种刚毅不屈的姿态傲然挺立在残酷的命运面前。所以我们在后面看到,当祭司长的兵丁来抓他的时候,他已经恢复了镇静和勇气,直到死,他都没有表现出丝毫的软弱和怯懦。

所以主为我们树立了很好的榜样,让我们知道,当我们软弱时,当依靠谁。我们作为人,我们有天生的软弱和局限,在面对危险关头时,我们会产生痛苦和恐惧情绪,这都是自然的。但问题是。我们应不应该屈从于这种人性上的软弱,能不能克服这种软弱,从而活出一个伟岸的人格,向世界彰显出上帝形象的光彩。

所以彼得和耶稣就向我们展示出人在经历软弱时所给出的不同答案。彼得代表了这世界上始终受制于软弱人性的绝大多数人,他们不明白自己的处境,盲目行动,以至于时常陷入始料不及的被动境地。而耶稣则代表了另外一种人,一种被上帝更新过的人。他们虽然还有着各样缺陷和局限,但他们不甘于被自己身上的人性所压倒,他们渴望活出另一种生命风采,为此他们向上帝寻求支援以抗拒自身的软弱。最终他们蒙受了上帝的怜悯,得以克服一般人无法克服的局限,登临一个更高的生命境界。

弟兄姊妹们,彼得的教训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反省和深思。因为我们在信仰过程中,也会遭遇到同样的挑战,许多时候,也可能怀有如同彼得一样的自信。但这种自信其实是没有根基的,是低估了现实的残酷性,同时高估了自己的人性。这里让我想到中国现代史上一位杰出的神学家,我希望借助他的教训来提醒弟兄姊妹们坚守住自己的信仰。

赵紫宸——彼得式的悲剧神学家

今天的许多中国基督徒,可能很少有人知道赵紫宸这个人。但他是上世纪前半叶中国最杰出的神学家和教育家。我的老师说过,他认为中国基督徒中间,真正算是神学家的只有三个人:赵紫宸、倪柝声和王明道。与倪柝声和王明道从事实际的牧会工作不同,赵紫宸主要做的是神学教育工作,长期担任燕京大学宗教学院院长。他是一个心思细敏、但性格软弱的人。很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而左右摇摆。比如他对共产主义的看法,以及他本人的命运,在 1949 年前后经历了 180 度的大转弯,让人唏嘘不已。

在 1949 年中国大变局以前,赵紫宸持十分鲜明的保守立场,他以「极权的统制」来形容共产党,认为共产主义乃建基于错误的哲学之上,其采取的暴力手段,对个人自由的压抑,把个人视作革命的工具,不仅不能救民于水火,反倒带来更多的混乱。1947 年间,他甚至对于未来共产党统治可能带来的逼害,表达了殉道的心志。

但到了 1949 年,当北京成为新中国的首都之后,赵紫宸对共产党的态度也随之发生变化,他在写给西方友人的信函中,开始流露出对新中国的信心,他认为,新政权是「真心真意为全国人民,尤其是劳动穷苦的大众,谋利益,谋幸福的」。中国教会必须肯定这个正确的方向,并期许中国将在这个轨道上成为独立、民主、和平、统一及富强的国家。

在这种乐观心态中,他甚至憧憬着在新政权的领导下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本土神学」。在他所展望的这个本土神学中,基督教、中国文化与马克思主义是可以兼容并蓄的,构成一个彼此支持的三角关系。他甚至认为,基督徒党员并非不可能,就好象教会初期,基督教与希腊哲学出人意料地结合一样。

但现实很快就粉碎了赵紫宸的幻梦。随着国内政局的稳定,新政权对于宗教的整肃也紧锣密鼓地展开。1950 年 5 月,当局要求「基督教应当自动地肃清帝国主义在它里面的力量和影响。」政治形势的变化,不仅迫使赵紫宸修改其对教会革新的态度与立场,也使他不得不在所谓的「大是大非」的政治问题上表态。他在 1950 年下半年至 1951 年初,被迫就基督徒是否爱国,是否参与反美帝等重大原则问题,做出符合政治正确的表态。1951 年,赵紫宸参与控诉运动,对自己的老上司、燕大前校长司徒雷登及普世教会协会进行揭批。

尽管赵紫宸在重压之下战战兢兢,多次表忠以求自保,但当局并没有放过他。多次开会对其进行批斗,迫使其反复检讨。最后以多项罪名,撤销其燕大宗教学院院长的职务。三反运动后,赵紫宸被定性为反动分子。文革期间,他遭到一帮年轻人的围殴。并被强迫去几十里外的北京郊外农场劳动。路上,他被打得蹲在地上不能站起。那帮青年人仍逼令他扛起几十斤重的木箱赶路。

在这种长期的折磨羞辱之下,在这种长期脱离教会生活的状态下,赵紫宸对上帝、对教会的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1979 年,他写信给自己的学生,说道:「我已三年足迹未出庭户,因为一天只能走五百步。但是自从去年九月我老伴去世后,我即读旧新两约。新约已全读毕,旧约已读到约书亚记。要看宗教历史的过程。无穷世宇都是上帝治理的么?或是自然进行?」甚至早在1976年,赵紫宸就对到访的德国神学家古爱华说:「教会对中国曾有意义与功能,但今天这一切都没有关系了。」

在我看来,赵紫宸对上帝的怀疑,对教会价值的失望,关键原因不在于上帝的沉默,而在于当时以赵紫宸为代表的中国教会过分相信自己的力量,而对即将到来的危机缺乏足够的警觉。当人看重自己的力量胜过上帝的权能时,上帝也是爱莫能助的。

所以弟兄姊妹们,赵紫宸的悲剧命运其实正如彼得一样,是对现实的复杂性和残酷性缺乏足够警觉,而对自己的能力和品格盲目乐观的结果。虽然他对共产主义的危害性有所认识,但依然对未来抱一种不切实际的幻想。虽然他一度有殉道的心志,但性格的软弱和对现世的依恋也使他无法真正走到这一步。结果,他就如同一片随波逐流的浮萍,任时局把他带到远离初衷的地步。最后,他放弃了殉道得永生的选择,而是埋首为奴隶。「成了机器,身不由主,力不从心。」在他心底里,上帝的拯救显得是那么遥遥无期,以至于他最终也难免灰心丧志。这与王明道的坚守相去何止天壤。

弟兄姊妹们,我今天讲这篇道,就是希望提醒大家:作为基督徒,我们都是软弱的肉体,这个世界的邪恶和残酷是远远超出我们的承受能力的。如果我们对这个世界的本质没有深入的体察,如果我们盲目相信自己的才能、勇气、意志或运气,那么这份毫无根据的乐观就会将我们推下悬崖。如果历史上那些比我们更有名望、条件更好的人都无法守住自己的信仰,我们凭什么认为自己可以?仅凭未经验证和试炼的信心就够吗?所以,我们时刻要警醒,而且是要与主一同警醒。否则,我们就会象主在看着沉睡的门徒时所叹息的那样:「你们心灵虽然愿意,肉体却是软弱的。」(太 26:41)

今天的证道就到这里,我们做一个结束祷告:

慈爱的主耶稣基督,感谢你籍着自己的受难,将我们从罪与苦的深渊中拯救出来。你分担了我们的软弱和忧愁,使我们可以靠着你而刚强壮胆,在这悖谬的世代奋力打拼,以信心、爱心、忍耐和勇气诸般美德彰显你的荣耀。求你使我们时刻保持警醒,知道自己不过是软弱的肉体,从而不敢高看自己,反倒时刻仰望你的恩典,并且彼此体恤扶持,同行天路。求主看顾我们在这世上的生活,使我们在你里面得享平安与喜乐。阿门!

注:本文部分内容摘录自香港中文大学邢福增教授提供的授课大纲,感谢!


Wechat jpg
微信打赏
Alipay jpg
支付宝打赏

留下评论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